
十二種讓麥克風閉嘴的方法——Dick Raaymakers《Intona》
(圖源:V2) 《Intona》是荷蘭電子音樂先驅Dick Raaymakers於1992年所構思的音樂劇場作品,名稱源
(圖源:V2) 《Intona》是荷蘭電子音樂先驅Dick Raaymakers於1992年所構思的音樂劇場作品,名稱源
《與細菌混了三千年》借鑒於科幻文學、新興科技與後人類觀點,經由原型開發、實驗錄像、太空模擬、線上平台與利益關係者訪談等途徑,開啟一系列關於如何脫離殖民隱喻看待太空的討論。
在網路時代下,資訊唾手可得,任何人都可以透過網路來取得想要的資訊,許多「專業知識」透過網路就可以學習,現代創作門檻相對變
麻省理工高級虛擬技術中心(Center for Advanced Virtuality )曾透過「深偽(Deep Fake)」技術,製作了《發生月球災難時》影片與互動網站,重新建構了家喻戶曉的阿波羅11號登月故事。
與太空連結的當代藝術會是什麼樣子?自古以來,浩瀚星空對於僅能於地表生活的人類來說,都是極富詩意、熟悉又神秘的存在。當全世界的人都仰頭望向天空,面對著充滿未知的遙遠世界,無數神話、故事與創作皆為此而生。
在許多向外太空探索的計畫長久以來都試圖找尋著生命的痕跡,這個未定的探索,使得與外星物種的第一類接觸(first contact)成了許多創作者得以發揮的科幻題材。追尋著這個線索,藝術家徐叡平的作品探詢著共生的各種可能。
在前往太空探險的飛行器中,無重力往往僅只是一個在理論上的理想狀態,而微重力則為實際中更常發生的情況,在這樣的環境中植物將失去向上生長的方向感,流體也會改變其運動規律。如果你有機會在微重力或無重力的空間下活動,你會選擇做什麼?